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博鳌|深“话”亚洲金融合作

文 | 《中国金融》记者 张黎黎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深化亚洲金融合作”分论坛顺利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联合主席、彭博董事长马克·卡尼作为本场论坛致辞嘉宾发表主旨演讲。蒙古国中央银行行长拉格瓦苏伦·拜德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央银行行长本勒·信赛沃拉翁、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高级副行长德斯特莉·达玛扬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从多个角度就如何深化亚洲金融合作进行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从全球、区域、双边和国别的角度就加强亚洲金融安全网建设谈了几点看法,他指出:在全球层面,应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更好地发挥IMF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核心的作用;在区域层面,稳步提高清迈倡议有效性,进一步体现本地区特色;在双边层面,继续发挥双边货币互换的积极作用;在国别层面,完善各国国内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为亚洲经济体提高经济韧性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潘功胜行长还介绍了中国金融安全网建设的实践,他强调,亚洲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需各方团结协作,中国人民银行愿与各方充分交流,共同构建更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主旨演讲

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联合主席、彭博董事长马克·卡尼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讲,他指出,过去十年一系列的危机导致各国调整了战略重心,从关注效率转为关注韧性,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过度的“自力更生”可能增加脆弱性。为应对这些风险挑战,需要在紧迫的问题上进行合作,最重要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分享尖端技术,支持高水平的跨境融资,以推动“净零”革命。 

△马克·卡尼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讲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央银行行长本勒·信赛沃拉翁认为,没有足够的金融合作是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他肯定了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框架下的清迈倡议、亚洲债券市场倡议、“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在促进地区金融稳定、提高各国经济韧性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也表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的不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和金融风险等也制约了亚洲金融合作的深化。

对于如何促进亚洲金融合作,蒙古国中央银行行长拉格瓦苏伦·拜德兰结合蒙古国实际从加强货币政策合作、进一步促进投资、在绿色金融方面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拉格瓦苏伦·拜德兰指出,蒙古国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能够支持两国的金融合作,除此之外,要建立综合全面包容性的框架,让亚洲经济体也能融入,让更多经济体受益于区域便利化。他同时表示,蒙古国正在开放银行体系,外国的投资者可以在蒙古国建立代表处或者开设分行,可以直接投资于蒙古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外国投资者也有机会在蒙古国建立新的银行,或者投资新型银行实体,且在监管审批和许可要求上更加简化。

谈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亚洲金融安全网,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确保经济基本面稳定;要完善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和货币政策、外汇政策、资本流动政策等;要进一步加强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他指出,亚洲债券市场的体量在不断扩大,使用本币越来越多,亚洲公司债的发行主体80%用本国货币进行发债,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对美元债券的依赖。他同时强调,金融体系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包括足够的外汇储备、高流动性和资本。

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高级副行长德斯特莉·达玛扬蒂指出,加强金融合作在亚洲格外重要,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分散风险,而且能够拓展金融市场深度、增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在建立区域金融安全网方面,德斯特莉·达玛扬蒂表示,国内债券市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过去外国投资者占到了国内债券认购的40%,现在已经下降到了5%,来自亚洲区内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不再是以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为主导。

说到亚洲金融合作的目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指出,亚洲金融合作能够实现两个目标,包括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和增加经济增长的机会。同时,他介绍了深化亚洲金融合作的领域,包括资本市场、支付、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基础设施等,梁新松还强调要提升不同基础设施间的互操作性,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